新华网长沙4月30日电(谢樱 宋佳怡)29日至30日,岳麓书社出版的《何以汉服: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以下简称《何以汉服》)新书分享会系列活动在长沙举行,活动吸引了众多汉服爱好者、历史研究者参与。
4月29日晚,在《何以汉服》新书分享会中,作者左丘萌从考古背景、面料工艺、服装款式、时尚演变、穿着层次、礼制对照、首饰妆发几个方面对新书内容进行了系统诠释。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从考古视角对马王堆服饰进行了阐释,分享了马王堆汉墓纹样类型和科技检测成果,并向观众分享了马王堆三号汉墓纺织品的最新研究。现场观众就“从楚服到汉服的变化”“汉代穿衣的礼制”“素纱单衣的穿着”等问题提问交流,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4月30日下午,《何以汉服》新书分享暨汉服文化主题活动在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举行。左丘萌为现场观众进行了汉服知识科普。随后,围绕西汉长沙国王后渔阳与轪侯夫人辛追墓出土服饰及相关随葬清单,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龙耀华、管理处工作人员姚娟娟与左丘萌共同就“谴策与木楬”“赗赙制度”“故衣与新衣”“楚服与汉服”等问题展开交流分享。活动现场观众既了解了西汉的服饰文化,又置身于汉服展示与文物遗迹之间,仿佛穿越回楚汉交融的时空长廊。
马王堆汉墓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服饰考古的标准器,以实证方式重构了汉代贵族生活的物质图景,其发现将服饰史研究从文献推演推向实物实证阶段,成为理解汉代社会、技术、艺术的关键坐标。直至今日,它仍是全球纺织考古领域被反复研究与引用的经典案例。《何以汉服》从织造、染色、添花、制衣、时尚、穿着、礼制、佩饰、梳妆九大维度全景呈现了马王堆汉墓服饰蕴含的技术、艺术与文化,对于文物爱好者、科研工作者都具有参考价值。
【纠错】 【责任编辑:左栀子】